所在位置:首页>技术成果
茶藨属植物组织培养系统研究
  • 所有权人:中科院发布时间:2020-12-21

    所属行业:农业状态:已审核    

  • 技术成熟度:正在研发

    省(国)别:中国

  • 技术交易方式: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价格:面议万元

  • 总浏览量:   793

    本月浏览量: 1

技术详细介绍:

若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专家,建议您立即发布技术需求,多渠道获取资源!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茶藨属植物虽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有些可直接用在生产上,有些可以用作杂交亲本。但我国关于茶藨子属植物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但除黑穗醋栗等少数被广范利用外,还有一些野生种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和利用。对于茶藨属植物的野生种来说,具有观赏价值,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等等,其利用价值不容忽视,所以应该注重其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种质的保存,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黑穗醋栗属于木本果树,离体培养技术还不完善,再生有困难,常常无法获得再生植株,而茶藨属植物野生种资源也需要收集和保护,进行种质保存,从而进一步合理利用资源。
    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以性状优良的栽培品种 '寒丰'和野生种楔叶茶藨为试材,对其组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组培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二者较为完善的再生体系。旨在为栽培品种进一步的快速规模化育苗打下技术基础,也将为黑穗醋栗优良种质资源组培快繁技术以及遗传转化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总结出栽培品种和野生种离体培养条件的差异,为利用其他茶藨属植物进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研究的技术原理是:根据植物的细胞全能性,利用植物体的茎尖、茎段、叶片等部分为材料,对其进行无菌培养,进而形成完整植株。
    主要的性能指标是:根据项目研究筛选出的适宜培养基配方,能够成功建立茶藨属植物初无性快繁体系。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首次对茶藨属植物组织培养进行了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4.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研究技术基本成熟,适用于茶藨属植物组培扩繁苗木,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技术现阶段在小范围应用,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基因型的差异,对于其他茶藨属植物组培,其配方会出现差异,需要进一步摸索。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