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名称: |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级别: | 国家级 |
地 址: |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42号 | 邮 编: | 130025 |
联系人: | 姜启川 | 电 话: | 04315705328(9) |
传 真: | 未填 | E-mail: | |
网 址: | http://dmse.jlu.edu.cn | ||
单位简介: | |||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成。学院下设材料科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冶金工程6个系和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非金属矿产及应用、燃料电池材料4个研究所,依托本学院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矿物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及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学院现有5个本科学士学位授权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同时,设有“材料物理化学”与“汽车新材料及现代加工技术”两个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具有学科齐全、理工结合等特点,其教学、科研水平居国内前列。 学院拥有一支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3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6人),副教授40人,讲师22人,实验、工程技术人员43人,并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玉泉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陈岗教授、蒋青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连建设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在本院任教,还聘请数十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本院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近年来,先后派出50余人次到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奥地利、比利时等国留学、讲学、进修和参加学术会议。迄今为止,共计培养本科生7000余人,硕士研究生450余人,博士研究生150余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社会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总装备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机械部、国土资源部、吉林省科委、吉林省计委、国有大中型企业等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总经费3000余万元。在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贮能材料、复合材料、汽车工程材料、固体X射线衍射、薄膜生长与薄膜理论、高分子交联与接技理论、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微观机理、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现代成型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一些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际,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3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近300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为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拥有较先进、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特别是经过“211工程”建设,新购置了一批大型先进的精密仪器、设备。一座现代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馆正在建设之中,它的建成使学院的实验教学及科研条件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校图书馆拥有本学科中、外文藏书40余万册,拥有本学科中、外文期刊100余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院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院在校本科生1414人,硕士研究生215人,博士研究生73人。他们勤奋努力综合素质均得到明显提高。曾获全国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型联赛一等奖,学校大学生辩论赛一等奖,研究生精英杯大赛优秀奖,多名同学分别获“吉林省十佳大学生”和“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称号,获“宝钢”奖学金和中科院奖学金。近三年来,保送、考取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36%,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100%。 |
|||
已发布的成果: | |||
无 | |||
推荐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