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高校院所
院校名称: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级别: 国家级
地 址: 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邮 编: 430072
联系人: 朱作言 电 话: 027-87883482
传 真: 027-87875132 E-mail: ihb@liy.whihb.ac.cn
网 址: http://www.ihb.ac.cn/
单位简介:
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30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迁至湖南南岳、广西阳朔、四川北碚。1944年分为动物、植物两个研究所。抗战胜利后,动物所由北碚迁至上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将前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的主体、部分植物所的研究人员及北平研究院的部分研究人员合并,于1950年组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址设在上海,1954年迁至湖北武汉。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50年代相继在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开展湖泊调查,为湖泊放养奠定了科学基础;在长江、黑龙江、梁子湖开展了鱼类资源和鱼类生态的研究工作;在浙江菱湖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鱼病工作站:80年代揭示出银鲫天然雌核发育和异精效应现象;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转基因鱼,完成国内第一例克隆脊椎动物;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淇淇”已健康生活21年之久;培育出的养殖鱼类新品种异育银鲫、全雌鲤、高体型异育银鲫等在全国近20个省区推广养殖;藻类在外层空间环境的适应与功能研究项目曾5 次成功搭载我国返地式卫星遨游太空;建立起亚洲最大的淡水鱼类博物馆和全国最大的淡水藻类标本馆。 
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原生动物学家王家楫院士、鱼类学家伍献文院士、藻类学家饶钦止筚路蓝缕,开基奠业;淡水生态学家刘建康院士、藻类学家黎尚豪院士、鱼病学家倪达书著书立说,再写华章;陈宜瑜院士、沈韫芬院士、曹文宣院士、朱作言院士及众多中青年学者发展传统学科,开创新兴领域。如今,水生所已成为以水生生物为对象的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为水生生物学特别是中国内陆水体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
 

已发布的成果:

项目名称行业发布时间
河蟹规模化养殖技术 农业2014-01-09

推荐院校: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