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名称: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级别: | 国家级 |
地 址: | 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 | 邮 编: | 100029 |
联系人: | 张寿越 | 电 话: | 010-62027766 |
传 真: | 010-64919140 | E-mail: | ??@! |
网 址: | http://未填 | ||
单位简介: | |||
地质研究所1950年9月6日建于南京,其成员来自原工商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建于1913年6月)和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建于1928年1月)等,是中科院历史最悠久的研究所之一,1954年迁至北京。先后分出部分人员扩展建立了兰州地质研究所(1955年)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78年),以及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相关研究室。现有在职职工42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7人,研究员6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12人,中级科技人员130人。 地质所以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基础研究,是国家地球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陆动力学与岩石圈构造演化,环境地质学与全球变化,构造控矿论与紧缺矿产及非常规能源,工程地质力学与重大工程的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球系统的资源与能源研究,探讨地球演变历史和环境演变规律,为防治地质灾害,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所在地球三级(青藏高原、南极、北极)的科学研究中,形成了一支高水平、富于经验的科研队伍,长期以来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并将青藏高原与南极、北极进行广泛对比。参加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建站,多次派人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还积极参与策划了北极的科学考察。 地质所是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首批博士后建站单位,研究生培养成绩突出,1996年被认定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目前,全所每一重点发展领域都有院士和知名度较高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研骨干(科技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22%),现有在读博士生83人,硕士生24人,博士后12人。地质所全力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回国工作。 为发展我国环境地质科学,1997年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局地质环境系统研究中心(挂靠地质所),与香港大学共同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边坡岩土工程力学联合研究中心。 |
|||
已发布的成果: | |||
无 | |||
推荐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