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名称: |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 | 级别: | 国家级 |
地 址: | 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 | 邮 编: | 830011 |
联系人: | 周俊林 | 电 话: | 0991-3835430 |
传 真: | 0991-3835229 | E-mail: | zhouzlams.xjb.ac.cn |
网 址: | http://未填 | ||
单位简介: | |||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于1957年由全国人大批准成立,“文革”时期下放地方,1978年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恢复,所属研究机构也一并回到中科院。 经过40年的学科建设,现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以自然科学为主,功能齐全的基地型分院。研究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站。新疆分院下属图书馆、科仪厂2个科研支撑单位,并拥有8个野外观测试验站。阜康荒漠生态站已通过中科院开放站论证,南山甚长基线站(VIBL)与上海、北京站同时进入国家射电天文开放试验室。截止1997年底,新疆分院职工1153人(14个民族),其中科技人员840人,占职工总数的73%;副高级职称科技人员234人,占27.8%;中级以上职称科技人员383人,占45.6%。在学博士生16人,硕士生34人。另有博士后1人。拥有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1997年,新疆分院按照中科院改革的总体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以研究所定位为核心的结构性调整改革,根据“三片一线”、“西北片基地建设”的框架结构,帮助所、站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结构和优势,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需要,以及充分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引导各所、站,在认真审视自我,基本明确了各所、站的战略定位、研究方向、发展模式、重点学科,提出了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景设想。研究所正在按照结构性调整的新模式加强研究所多方面的建设。 充分发挥分院的职能、推进院地科技合作的发展,为了形成综合的科技优势,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体现科技的显示度,对已与阿克苏地区、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签订的合作项目,新疆分院院长、书记亲自到地方,帮助解决执行中的具体困难,协调工作关系,保证了科研项目的正常进展。 1997年新疆分院执行科研计划项目138项,其中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攀登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中科院重大、重点项目25项,横向(部、委、地方)69项,全分院共引入科研经费1259万元。1997年新疆分院获奖成果5项,其中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四等奖2项。获准专利28项、出版科学专著4部,发表论文100多篇,3篇论文获自治区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全分院鉴定成果19项,成果登记35项。在自治区举办的“计算机信息化电视大奖赛”上新疆分院代表队勇夺一等奖。 科技开发工作发展仍不均衡,新疆分院1997年底各类公司23个,从业人员200人左右,据不完全统计销售收入1700万元,利润250万元,与1996年底相比微显上升趋势。新疆物理所依托技术成果转化的优势,创收额占全分院46.7%,利润占全分院71.8%,而且向现代企业迈出了步伐。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保持稳定中有所发展,1997年新疆分院出国学习、进修、参加学术会议63人,新疆生土所、地理所与日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天文站与欧洲、亚洲天文组织的合作交流尤其活跃,国外提供仪器设备折合美元近100万元。1997年新疆分院举办了2个国际学术会议。 |
|||
已发布的成果: | |||
无 | |||
推荐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