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高校院所
院校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院 级别: 国家级
地 址: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38号 邮 编: 125300
联系人: 吴明珠 电 话: 54563211
传 真: 未填 E-mail: master@xaas.ac.cn
网 址: http://未填
单位简介:
新疆农业科学院1964年成立,院址乌鲁木齐市南昌路38号。其前身是1955年创建的新疆农林牧科学研究所。下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土肥、植保、微生物、核技术与生物技术、农机化、品种资源、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测试中心、长绒棉等13个研究所(中心)、1所职工大学、10个试验场(站),并设有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年有职工2161人,有科技人员1168人,高级职称81人,副高级职称341人,中级职称41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1人荣获“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有国家级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省部级先进工作者5人,全国振华科技扶贫先进个人14人,有1人获得“中华农业科教贡献奖”,自治区优秀专家25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50人,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50人(次)。
    建院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1023项,成果获奖497项(次),其中获国家及省部二等奖以上成果奖95项(次),获国家专利20项;推广自育农作物新品种144多个,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00多个;为新疆农业生产提供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110多项。“九五”以来,全院主持国家“863”项目9项,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中承担国家“863”项目最多的单位之一。我院认真贯彻“依靠、面向、攀高峰”的科技工作方针,科技服务范围扩大至全疆13个地(州)70多个县,科技服务面积占全区地方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近年来与各地州共创社会经济效益每年均达到15亿元左右。先后从独联体、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聘请农业技术专家248批804人次,同时陆续派出青年科研骨干和知名专家222批471人次,引进高新生物技术、抗病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等多项国外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引进种质资源近2万余份。通过消化、吸收,实现了关键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创新,取得农业高科技引智新成果150余项,引智成果转化率70%,并且与中国农科院及10多个省市农业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共主持农业部“948”项目8项,是新疆农业科研单位中唯一承担“948”项目的单位,同时承担国际间科技合作项目12项,其中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占60%左右。近几年,先后培养引进了一批博士、硕士回院工作。
    科研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一个中试车间:生物发酵中试车间;二个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和新疆农科院海南三亚科技示范园;三个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农作物细胞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自治区科技厅支持建设的自治区级酶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基因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四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国家级生物发酵技术示范基地,自治区级高新生物技术、哈密瓜新品种栽培技术和新疆农业科技等3个示范基地;五个原原种基地:农业部棉花、小麦、玉米、油菜、甜菜等5个原原种基地;六个中心:农业部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乌鲁木齐)、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乌鲁木齐检测分中心、农业部棉花改良中心、国家微生物菌种保存分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和语音培训中心;一圃一库一站一台;农业部支持建设的国家轮台果树资源圃,农作物中期种质资源库,国家灰漠土长期监测站和计算机千兆局域网技术平台。拥有科研专用仪器设备近800台(件),有土地约1。9万亩,收集保存有农作物品种资源近3万份,定期出版维、哈、汉三种文字的《新疆农业科学》、《农村科技》等刊物,馆藏图书资料30多万册,固定资产约3亿元。我院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已连续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已发布的成果:

推荐院校:

新疆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室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