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一年“长”出20余个项目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7日 来源:
只打了一个电话,叶阳一直担心的停车难问题有了回音。“月底前,园区道路就会增设临时车位,到时候客商来就不怕没地方停车了。”叶阳高兴地说。
叶阳是万马(德清)智造园招商总监,主要负责招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园。这段时间,前来万马(二期)项目实地考察的客商越来越多,而项目所在的智园路,道路两侧设置了机非隔离带,车辆的临时停靠成了难题。
“还剩10%的进度,(二期)项目就可以完成整体招商。包括停车秩序在内的园区形象是经开区营商环境的体现,这也关系到客商是否决定在这里投资。”为此,叶阳拨通了驻企服务员的电话。不到一小时,经开区规划建设部工作人员就主动联系了他。一周后,经开区制定了具体的调整方案。
经开区是全县三大高能级平台之一,近年来不少优质资源在这里集聚。经开区(新市镇)依托数字园区平台,整理“在谈、拟开工、在建、竣工”四张清单,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万马(二期)项目正是这一服务模式下的生动案例。
今年5月25日,万马(二期)项目在拿地当日取得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成为湖州市首个“四证联发”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按照传统流程,就算每个环节都很顺利,也需要1~2个月才能实现项目开工。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政府服务同样没有缺位。“今年,砂浆、砖头、水泥等建筑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部分材料加了价还要排队,非常影响工期。”万马(二期)项目施工负责人陈松林说。经开区(新市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推荐了本地的上游企业目录,为建筑原料的稳定供应提供了更多选择。如今,万马(二期)项目内19幢主体建筑全部拔地而起,部分厂房主体结顶,整个项目预计于明年5月份竣工。
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有效推动了一个又一个项目的落地生根。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经开区(新市镇)完成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入库22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11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竣工19个,其中3亿元以上4个;完成重大百亿工程开竣工8个,项目开竣工数均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新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徐畅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做好“三进三服务”工作,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模式,通过提前介入、精准服务等举措,全力做好新航智能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投产即上规”,打造“活力、开放、务实、奋进”的经开区,为全县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记者手记
随着一份份投资协议的签署,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设,“营商环境”愈发成为企业落户的重要指标。但是改善营商环境是个大事,涉及方方面面。抓大事,要有“小切口”。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就是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小切口”。
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很多地方都在做。经开区(新市镇)的做法是从企业实际出发,从“小切口”的急难愁盼入手,使政务服务场景化、具体化。希望项目早开工、早达产,相信是许多地方和企业的共同愿望。在前期审批环节,经开区(新市镇)积极争取“四证联发”试点,审批时间从两个月压缩到一天;在项目施工环节,提供精准服务,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引得进、留得住,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也就激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