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跃步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4日 来源:
“十三五”收官之年即将过去。回望过去5年,既有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坚韧和勇气,也有千帆竞渡、寥廓江天的浩荡和豪迈。
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举办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成为全国县域唯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省唯一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建成开园,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4.0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8.6%、9.6%……
“十三五”期间,德清全力奔跑,奋力前行,把战略机遇期发展潜力转变为综合实力,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加。
经济发展质效提升
12月7日,兆龙互连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德清第11家上市企业,全市第一家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公司。
大企业不断脱颖而出,这也是“十三五”期间德清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2016年至2019年,德清地区生产值总值从不到40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537亿元,2018年财政总收入破百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5年来,德清审时度势,及时捕捉发展风口,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引领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连续六年实现营收翻番增长,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深入推进。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下,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制造业加速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创新驱动更强劲。2019年德清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34%,居全省县域第二,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保持全省前列。“德清模式”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研究院+人才+基金+孵化平台”创新链条更加完善,创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在今年12月1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德清排名第二。
开放发展节奏不停
2018年,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成功引领德清登上了世界舞台,推动德清迈大开放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德清实践”入选联合国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典范案例,国际山水田园城市的品牌进一步打响。
今年,“探索将德清相关区块纳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管理建设”“扎实推进杭州、德清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写进了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出台的《关于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
5年来,德清全面推动平台、产业、人才、交通等建设,全方位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莫干山机场建成开通,全省首条低空通勤航线运营,高铁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杭州“二绕”)预计将在12月中旬通车……作为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城市,德清已基本形成“1小时”交通,展现出了开放发展的新姿态。
城乡发展更为融合
“环境是越来越好,养老金也年年在增加。”在雷甸镇雷甸村87岁的老人孙文秀眼里,这真是越来越幸福的五年。
5年来,德清城乡收入水平不断创新高,城乡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最低的县市之一。预计到2020年,德清居民人均收入可达5.34万元。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中,居民实现共建共享。德清入选第三批全省大花园示范县,“五水共治”五夺大禹鼎,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5G基础设施加快铺设,智慧医疗、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等不断投用……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提升不仅因为收入的增长,还有绿水青山、数字便利带来的幸福感。
改革发展持续深化
12月10日,德清作为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颁发了全国首批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第一证。这将有效保障农户权益,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
5年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德清系统推进城市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城市创新活力持续激发。一个数据充分彰显了德清秉承的改革“气质”:承接省级以上改革128项。
令人骄傲的是,“三块地”改革5条创新举措被新《土地管理法》吸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3项经验向全国推广,制定全国首个“标准地”省级标准……众多“德清经验”在全国各地被复制推广,推动了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的发展。
当前,德清以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这个系统集成性改革为抓手,正在加快推进“整治智治”,从而为“十四五”的新一轮发展夯实基础、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