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田:紧急转产 战“疫”到底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1日 来源:
“口罩!口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了市场上最抢手的紧俏商品之一。面对疫情,位于德清县禹越镇的川田卫生用品(浙江)有限公司紧急转产一次性医用口罩(口罩垫)等战“疫”物资。从2月7日川田公司申请转产至初期投产,仅用了十多天时间,快速完成了标准生产环境、微生物实验室、检测人员等多项转产资质审批。时至今日,两条口罩(口罩垫)生产线已全面达产,每天可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20多万只(片),供应湖州市场。
记者在该公司车间里看到,口罩生产线上,设备在高速运转,一只只洁白的口罩从机器口中“吐”出。工人们则在生产线两端来回走动,发现情况随时给予处置。
在包装区,正在包装的工人不仅动作麻利,眼睛也紧紧盯着手中的口罩,有污渍、有破损的不达标口罩都会被一一挑拣出来。
“我们公司原来是一家生产销售妇幼一次性卫生用品的企业,至今已有十年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护用品严重短缺,对此,公司决定快速组织、安排口罩生产事宜,以解市场急需。”公司总经理周平告诉记者,他们是2月7日申请先改造空置设备生产口罩垫,然后斥资上百万元购置设备,上了一条口罩生产线。目前,两条生产线均已正常投产。
“为了保证生产线发挥正常产能,在禹越镇政府及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是最早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周平说,按照现有的生产能力,公司需要用工350人。开始时,大部分外地员工回不来,只能靠少量的本地员工紧急返岗,一些设备只好停摆,真是急煞人。好在政府帮忙招了一些,人手短缺的问题终于艰难地挺了过来。目前,员工已全部到岗,产能全面释放。
管理人员杨亚虹介绍,公司目前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复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包括登记每个员工近期活动轨迹、进厂量体温、划分工作区拉大作业间距、工人自带餐具等,确保防控措施的落实。
记者采访时间,周平的电话不时响起。他说,这段时间,每天要接待不少客户,公司内部还有许多事务要碰头、协调、落实。“随着生产口罩的原材料大幅涨价,我们只有以增加产量来降低综合生产成本。现在口罩生产线24小时不停工,工人三班倒。”说起口罩价格,周平坚定地说:“绝对不涨价!”
据了解,在克服原材料紧张、生产工人紧缺等困难的情况下,川田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新型弹性口罩。其优点是利用弹性材料,更好地保护鼻子、脸颊及耳朵,减少佩戴者因使用时间长而产生的不舒适感。“该项目建设周期两个月左右,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可达1.5亿只口罩,产品舒适性大幅提升,这对专业医务人员将是一个福音。”周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