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资讯 >> 县内

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有力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8日    来源:

近日,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2019年度国家高新区最新综合排名出炉,莫干山高新区排名继续大踏步前进,在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位列第73位,比去年排名上升10位,实现计划进位翻一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排名也意味着,高新区成功进入国家队的前1/2方阵。其中,在单项排名中,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位列第39名。
  从刚升格时的92位,到如今的73位,3年前进19位,这也是高新区在“后地信大会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
  科学布局一张蓝图绘到底
  全国第一批“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清单式管理试点、承诺制审批承接区、全省首个标准地试点等一系列机制创新不断推动着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全国县域唯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功落户,全省唯一的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加速建设,全省首块生物医药“标准地”投产……
  2019年,高新区的一项项改革创新成绩令人瞩目、振奋人心。
  作为全市的一张名片,国家高新区必须是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地、模范生。正是在这样的身份认同和使命担当下,2019年高新区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命线,坚持将科技创新贯穿于各项工作中,看项目先看科技含量、看企业先看创新能力,真正树立起了科技引领的地位,充分发挥了创新带动作用。
  创新引领科技带来新生机
  科技创新是高新区产业发展的主引擎。2019年初的经济工作会议上,高新区提出的年度目标中就重点提到了科技工作的两个“3”:即新认定高企不少于30家,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不低于3.3%。
  此后的一年,由高新区科技局牵头,制定出台了研发经费一票否决制等创新政策,结合“三进三服务”活动,上门做好业务指导,成功实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家,新认定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截至目前,高新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8家。
  新鲜血液的加入,龙头企业的带动,R&D研发投入占GDP也顺利突破3.3%。这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力带动了高新区的产业发展。
  2019年全年,高新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9.2亿元,同比增长5.6%,占比全县43.5%;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1.7亿元,同比增长13.2%,占比全县43.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6.9亿元,同比增长74.6%。
  这一年,高新区还通过亩均效益提升、项目双进等专项工作,有效加速了新兴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氛围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2019年,高新区新签约项目217个,其中百亿元项目2个,完成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60个、竣工3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增长37.8%,其中工业投资32.5亿元,增长68.4%。
  人才为先平台积蓄新动能
  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沿高地,2019年高新区通过布局建设创业园、研究院、飞地等创新平台,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和人才,为发展汇聚新动能。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新区通过出台政策、创新机制,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配套,持续打造浙北人才生态最优区,不断吸引、汇集各类人才落户创新创业,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培育成效明显。
  2019年度,高新区入选省千7人,创历史新高;万人计划入选1人,省海外工程师入选4名,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项目14个、领军型创新团队3个,“南太湖特支计划”入选6人,成功申报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人才支持下,研究院经济呈现强劲实力。2019年2月入驻高新区通航智造小镇的浙江海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仅仅用9个月,就完成了2100多万元的产值,上缴税收200多万元,迈入了规上工业企业的行列。作为浙江省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下属企业,快速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强大人才团队和领先技术的推动。
  此外,浙江德清海外人才创业园也在去年获批为国家级孵化器,成为高新区的第二家国家级孵化器。同时,高新区还完成了2030科创中心20万方的改造,为创新创业项目引进提供了新平台。
  这一年,高新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加速推进“飞地”建设。“莫干·智谷”杭州飞地运营引进了5个项目,上海飞地也成功开园,未来,高新区还将在深圳等地建设飞地,全力打造“飞地经济”。截至目前,高新区拥有国家级创业人才25人,省级创业人才43人,“南太湖精英计划”创新创业类人才127人。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