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资讯 >> 县内

德清朱鹮首枚鼠年宝宝“蛋生”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1日    来源:

朱鹮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东方宝石”。近日,我县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传来好消息,人工饲养的朱鹮产下了鼠年的第一枚蛋,正式拉开了2020年的孵化季。
  “3月6日早上,在6号笼舍巡视时,我就在朱鹮巢中发现了一枚蛋。”县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朱鹮饲养员许建强介绍,每年3月到7月是朱鹮的繁育期,因此早在今年2月,中心就做好了准备工作。往年朱鹮的孵化季都是从3月15日前后,然而相比较以往,今年的气候较为暖和,考虑到繁育期可能会提前,因此一进入三月,工作人员就更加密切地关注着每个笼舍的情况。
  “6号笼舍的朱鹮是2018年诞生的,也是目前最年轻的成鸟,因此会比其他成年朱鹮产卵更早。”许建强说,截至3月9日共有两枚蛋出生,放入孵化器后,在37℃的环境下,将在第26天破壳,28天左右将完全出壳开始育雏。接下来,将在做好孵化工作的同时,记录每一枚蛋的父母,待成年后配对时,避免近亲繁殖。
  据悉,2008年我县从陕西引进10只朱鹮,在下渚湖开展了“朱鹮易地保护和浙江种群重建”项目,经人工圈养、野外放飞、野外种群重建和自然繁育等阶段,形成一套成熟的驯养繁殖技术和野外重建种群培育操作体系,朱鹮种群数量逐步上升。县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主任邱国强介绍,2019年孵化期结束后,我县朱鹮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406只,进入全国朱鹮种群数量前三行列。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为了做好防疫工作,朱鹮繁育基地消毒频次增加,从原先的每周消毒变为了每天消毒,同时暂停了游客观赏服务。“为了今年的孵化工作,我们在饲料中添加了维生素等辅助营养,增强朱鹮自身的免疫力。”邱国强介绍,目前中心与浙江大学合作,争取在人工孵化的质量和数量上再上新台阶。此外,针对野外放飞朱鹮,根据人工监测和观察统计,目前野外朱鹮数量已经达到了122只,今年其子二代也加入了孵化行列,“安排了两组人马进行密切跟踪,顺利的话,将可找到十几处巢穴,届时将安装视频监控,进行实时关注,相信今年野外孵化数量也会有所突破。”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