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资讯 >> 县内

无人机飞手:智慧城市“摄影师”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7日    来源:

上午9点30分,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一块没有任何遮阳的空地上,一架旋翼无人机飞行了20分钟左右后降落于此,坐标显示为:北纬30.515560,东经119.972989,此时气温已是34℃,柏油地面上热浪阵阵。
  无人机飞手沈梁涛、廖望正在为德清县重点区域更新三维影像(如图),在此完成第一块城市三维影像区域的采集任务。他们来自浙江中测新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航空摄影部的工作人员,被称为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服务的“摄影师”。
  在空旷的场地上,帽子是他们唯一的遮阳品。“飞机起飞必须保证安全,必须要找空旷的地方,没有高楼和山体遮挡,信号较好。这样的场地,才是任务完成的前提。”沈梁涛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向记者介绍,晴朗的高温天能见度好,是最为适合开展航拍作业的时段,往往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两人搭档,沈梁涛负责遥控器,廖望负责地面控制站。他们说,从无人机起飞之后,两人视线就不能离开各自的目标,就是无人机和地面控制站的电脑屏幕。高温天其实对飞机也是一个考验,螺旋桨、电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都不耐高温,必须时刻观察,确保安全。飞机每组电池续航30分钟,一次飞行22分钟左右,从安装到飞行结束,就要在大太阳底下站半个多小时。每次户外作业,他们基本会带上7组电池。
  每次作业他们都是一整天。去年大暑时节,沈梁涛在“火炉”重庆工作。气温40℃,温度高到无人机电机都烧坏了。重庆山多坡陡,去拍摄场地几乎靠走。沈梁涛每天工作下来,人都接近虚脱的状态。说起这些,沈梁涛累并快乐着。
  “不过工作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完成之后还是很有成就感。”说起高温下的工作,沈梁涛和廖望都十分坦然。时近中午12点,因为户外作业的场地往往较偏僻,他们午饭基本都是自带的干粮和水。
  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沈梁涛92年出生,廖望是96年的,他们公司航空摄影部的无人机飞手也都是90后。他们按照项目制考核,年收入10万元左右。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持有AOPA证书的无人机飞手也在快速增加,成为一个迅速兴起的新职业。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