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何来?“云”中遨游而来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5日 来源:
《德清新闻》记者最近发现,欧诗漫公司今年上市的新产品“小白灯”,一上市就“亮”。目前,生产区正源源不断往外运货。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实体店,“小白灯”都在热销。
“小白灯”不是灯,而是罐装容器酷似电灯泡的美白护肤化妆品,被称为“点亮肌肤透光白”,深受市场青睐。打开某购物网,月销量较大的卖家,均以数千上万计数。
欧诗漫何以能生产出一炮走红的“爆款”化妆品?据透露,“爆款”的打造和销售,离不开欧诗漫“上云”获取大数据提供的有力支撑。
众所周知,以前企业要找到适销对路的产品,都需要跑市场,通过各路营销员了解到的情况,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比如东北消费者喜欢什么,西北市场哪款产品销路最好,南方市场什么产品需求上升,将市场情况反馈给公司总部,再作决策。这样做,虽然也是深入市场一线,但缺点是反馈速度太慢,采集的样本可能不够全面,偏差度较大,等你将产品调整过来了,市场又有可能发生变化了,所谓计划跟不上变化。但是,企业“上云”后获取的大数据就不同了,不但时效性强,而且数据更加全面,且多为消费者自身购买需求的直接数据,从中获取的信息,既广又准,还十分及时。所以,企业“上云”,才有更高的眼界,更宽的视野,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近年来,云计算在我国蓬勃发展,公有云服务市场上,什么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网易云、华为云、乐视云、金山云……可谓风起云涌。确实,对于“云计算”这种东西,大多数人表示看不懂。就连数年前“阿里云”的内部人士,也是对此表示怀疑,被称为“阿里云之父”的王坚,当时在阿里内部备受争议,曾被骂了整整4年,称他是个大骗子。
王坚告诉马云:“如果阿里还不掌握技术,未来将不会有它的身影。”王坚给马云提出了一个中国从未有人做过的构想——“阿里云构想”。时间给出了答案,如今的阿里云,帮阿里巴巴在全球拿下超过140万客户,为全球76.5万用户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服务,年营收112亿,估值4500亿。欧诗漫正是其中的客户之一。
不懂“云”,没关系。如同开车,不一定要懂得汽车的内部结构才能开车,普通人只要学习驾驶技术,拿来用就行。企业“上云”,就像平常靠两条腿出门的人,用上了四个轮子的汽车用以代步,时间成本一下子降了,市场空间一下子大了。
所谓的市场信息,就是海量的数据总汇,以往靠企业高管亲力亲为,靠企业员工的人海战术,好不容易获取的宝贵信息,比起企业的“云端”,或只能算沧海一粟。在有“云”的市场新形势下,如果企业还漠视云的作用,就如早年的长矛遇到了枪炮,毫无战斗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