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德清推介会明天举行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7日 来源:
15年前,德清提出“接沪融杭”,正式将“接轨大上海”上升为全县一以贯之的大战略。如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沪苏浙皖等地的众多县市纷纷加快接轨融入上海的脚步,与上海交际源远流长的德清,如何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抢占发展新机遇?12月27日举办的2018德清县第九届游子文化节——“长三角一体化”德清推介会,将给出圆满的答案:德清按下“快进键”,以一系列实际行动!成为融入大上海的排头兵、桥头堡。
德清县地处长三角腹地,与上海一直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联。回顾百年之前,两地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德清有座享誉中外的莫干山,见证了上海滩的风起云涌;上海有条浓缩历史的武康路、新市路,让德清之名嵌入黄浦江畔。回眸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上海人的“身影”便在德清活跃。来自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的专家学者走进德清砖瓦厂,共同开创了产学研结合的“德清模式”。同时间,广大德清企业家寻梦上海,从大城市带回了“星期天工程师”,让德清实现了“农民造钢琴”的梦想。当时间进入新时代,德清与上海的双手越牵越紧、越牵越实。去年以来,德清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复旦大学等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协议成功签署,同济大学长三角人工智能城市德清研究院、上海人才联络服务站等项目顺利落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德清现场教学基地正式揭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在上海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德清高规格组团参展;紧随其后,举世瞩目的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成功召开,不少来自上海的领导、专家、企业家赴会参展。这两次盛会一前一后,不仅进一步加深了沪德两地的对接交流,更为重要的是,两次盛会同为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动作”,共同向全球展现了中国气派。
在“长三角一体化”德清推介会上,上海和德清两地领导将为“德清长三角(上海)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揭牌。这标志着我县接轨上海、抢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机遇,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意味着我县将与上海方面开展政策研究、协调政府支持以及推进部门协作、产业迁移、企业投资等各个层面,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接合作。
随后将启动全球地理信息运营商计划,这是中国德清面向全球、面向未来,聚焦地理信息及其关联产业,推出的专门化创新促进计划。该计划旨在支持全球地理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机构、平台和人才,开展技术研试、软件开发、装备制造、全球服务等,将德清打造成为长三角乃至中国、全球的时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培训体验中心。预计今后数年,中国德清将以“地理信息+”为内核,积极引进上述领域的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力争实现“地信+”产业跃升、企业倍增,成为全球地理信息及其关联产业的创新策源地、创业首选地。
在这次推介会上,德清将与同济大学校友总会进行项目签约。据悉,德清将借助同济大学校友总会各类资源要素,引人留智开展多领域的合作交流。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根据德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大局和阶段性需求,协助推动德清模式在新时代的迭代创新、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研究院经济的务实落地、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城市品牌的公共传播、国际交流的有效开展等。二是谋划同济大学知名校友德清行、德清企业家同济行等主题品牌活动,推动德清大宣传大展示大合作,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及更多领域的加强探讨和合作。三是结合德清地理信息大会及相关配套政策,引入同济大学及校友的地理信息研究及应用资源,吸引国内国际相关领域核心资源,建设地理信息产业核心要素,打造德清县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形成地理信息产业生态。四是结合德清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预期,加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发挥同济大学及校友人才、技术等资源,助力德清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为德清发展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决策咨询、资源支撑和项目合作。五是发挥同济大学及校友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优势,推动德清县新农村建设,打造若干样板项目,使德清实现绿水青山和产业繁荣的协同发展。
同时将举行“德清驻上海人才工作站”授牌仪式,给上海车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50(大麦村)、德以新创新咨询公司三家单位授牌。
奋斗新时代,共舞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意味着协同发展,但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在所难免,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城市群中,德清作为浙江省、湖州市融入大上海的排头兵、桥头堡,正以矫健的身姿按下“快进键”,在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突破口的大方向上,进一步推进协同发展、实现互补共赢,书写出德清新目标、新路径、新作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