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资讯 >> 县内

科学养殖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6日    来源:

归毛头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初中没毕业就开始养鸡,历经失败后,他又转型养虾、养鱼,不断研究更新养殖技术,没想到一路走来6亩养殖塘变成了2000亩。在他的带领下,许多农民走上了养虾致富的道路,我县成为了“中国青虾之乡”,而他则被大家称为德清县“青虾养殖第一人”,陆续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等荣誉。 
  1992年杭嘉湖地区的虾价飚到了80元一斤,当年35岁的归毛头看到了商机,从家里拿了2000元钱承包了6亩塘养青虾。第一年,却是血本无归。他没有放弃,而是追根溯源,不断查找资料,最终找到了介绍国外淡水虾的资料,改善了饲料配方后,第二年他的养殖塘就盈利了,第三年就成了年收入五六万的万元户。收获的喜悦也让归毛头明白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一边采集湖泊野生虾搞青虾良种选育工作,一边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并开始养殖价值更高的鱼、鳖等水产。 
  “过去村民种田,一亩地的收成利润也就两三百块钱。村民全都外出打工,土地几乎都没人要。”村支书华陆根介绍,在归毛头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返乡养殖青虾,大家有问题前来请教,只要能帮得上忙,归毛头总是尽其所能。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不少村民加入了我县的水精灵青虾产业农合联,大家也逐渐走上了品牌销售之路,价格稳定,渠道更有保障。华陆根说,目前双桥村养殖户已有80多户,一亩收成在6000元左右。 
  尽管水产养殖效益越来越好,但是归毛头身上的担子却越来越重了。“本地青虾已经在本地虾塘内繁殖了20多年,青虾个头越来越小,价格上不去,效益低下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怎么才能有效突破这个关键的种质资源瓶颈呢?最终经过县政府和县农业局、下渚湖街道办的牵线搭桥,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顾志敏等专家的帮助下,归毛头找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无锡基地引进了“太湖2号”原种。 
  目前归毛头正在培育“太湖二号”原种,他介绍说,本地青虾大个的要120~130尾/斤,而“太湖二号”正常情况一季虾亩产可达200斤,商品雄虾50~80尾/斤,雌虾80~100尾/斤,将大大提升青虾养殖户效益。“明年这批种苗就可以向农合联成员优惠供苗。咱们德清的青虾产业一定能再上一层楼。”归毛头乐呵呵地说道。 
  除了培育苗种,今年归毛头还引进了一批澳洲小龙虾,一个就能达到2两重。此时小龙虾下市,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目前已经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苗种价格较高,成活率低,知晓率低,市场还不成熟。”归毛头说,待到苗种改良好,市场推广开来后,他将推荐给更多农户养殖。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