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蝶变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来源:
激荡40年,改革开放天地宽。
1978年,德清工业产值的全部“家当”是1.51亿元,2017年德清规上工业总产值1246.8亿元,已是40年前的820多倍。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业强。40年征程潮起潮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德清,不断抢抓改革开放发展新机遇,坚持走好工业强县之路,涌现了升华、佐力、德华兔宝宝、泰普森、欧诗漫、我武生物、浙江鼎力、华莹电子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和品牌,壮大发展了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家居等一批特色产业,崛起了地理信息、通用航空等一批新兴产业。现今,“德清制造”已成为德清的一张重要金名片,工业经济在持续的转型升级中实现了美丽蝶变。
改革创新注活力
1978年,德清工业增加值3200万元;1993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2008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2017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已达203.4亿元……这一条持续跃升的曲线,折射的是德清工业经济40年发展轨迹。
探求其根本,正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创新活力。
闻名全国的“德清模式”在改革开放中诞生。一家濒临倒闭的砖瓦厂,凭着创新和勇气,通过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新路子,成功转身为如今的华莹电子。“靠创新,靠人才,靠科学技术。”在工业战线上工作20多年、现已退休的华莹电子前总经理朱怀烈毫不怀疑地说。
此后的岁月中,“德清模式”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容,逐渐嬗变为一种新的创新体系,探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不断为德清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动力。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上,洛舍镇40多家钢琴企业带着新品、精品集中展示,进一步拓展市场。如果上世纪80年代初没有那一个创新造钢琴的念头,洛舍又如何能开启这一段钢琴制造的传奇。如今这里已是“中国钢琴之乡”,年产钢琴超过5万架,占全国总产量的1/7。
绿色智能添动力
下个月,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将在德清举行。异军突起的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已举世瞩目。
事实上,把握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这些年在德清崛起的战略新兴产业不只是地理信息,通用航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高科技产业,都已成为工业经济体制增效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德清很多产业从无到有,也有很多产业从有到无。
传统产业上,近年来德清大力深化“四换三名”“两化融合”、科研创新、优化资源配置要素改革等措施,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了工业经济向绿色、智能的高科技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益。截至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0.3亿元、108.4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过半。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德清已有11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德清工业强县成绩也在不断挺进,在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排名中,连续四年争先进位,从2012年的46位上升到了2016年的20位。
做大平台强引力
德清工业经济的积蓄发展,成就了国家级高新区的诞生。2015年,砥砺廿三载,浙江省莫干山经济开发区正式晋升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三个、全省首个落户县域的高新区。
至此,作为改革创新发展排头兵的高新区,也成了德清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高能级开放平台成就高质量跨越发展,高新区让德清工业经济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
三年来,高新区坚持改革创新,不断集聚人才、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活力,已连续两年实现排名进位,在2017年的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89位。
今年的德洽会上,45个优质项目签约德清,其中最受瞩目的3个百亿投资项目,均落户高新区,将为德清工业经济再添“三把火”。
当下,我们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面对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新征程,德清正拉高标杆、担当作为,朝着工业强县继续破浪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