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联网+保险让鱼塘降风险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1日 来源:
雷甸镇养殖大户老仲已经养殖多年,可是有一件事让他伤脑筋,就是夏天多发的“鱼嚎”。如今,这件事已经得到了比较完善的解决:装了一套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年年发生的“鱼嚎”现象,今年就几乎没造成啥损失。
“我们去年没有装监控系统,因此也不知道水中有什么溶解氧的指标,只知道鱼浮头了,就要启动增氧泵供氧。可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老仲说,凭经验启动泵,有时启动晚了,有些鱼就已经不行了。年年有损失的老仲听从了县、街道农技人员的建议,安装了智慧渔业监控系统,由专业人员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日日夜夜由监控探头监测水里的溶解氧等水质指标,一旦发现临界点马上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警示、甚至自动启动增氧泵,从而在萌芽状态就将鱼嚎问题解决了,因此今年就几乎没啥因鱼嚎造成的损失。
与他相同体会的,还有洛舍建平家庭农场。农场主对记者说,其实鱼塘缺氧,有时并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鱼缺氧浮头,可能还有一些倒藻之类的情况,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水中溶解氧大量减少,这种与天气关系不大的缺氧有时养殖户凭经验是不大容易察觉的,因此他也为自己的一百多亩加州鲈鱼塘装置了智能网监系统。
当然,作为这套装置的设备提供方,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金辉告诉记者,很多养殖户都认可了这套智能物联网系统,认为能将99%的鱼浮头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那么,剩下的1%怎么办?或者说装了这套系统后,鱼儿仍然发生鱼嚎甚至发病怎么办?人保财险德清支公司的工作人员平毅表示,这剩下的1%完全可以通过参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来降低损失。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出大头,农户出小头,但赔付却是全额赔付给养殖户,因此刚好可以弥补这百分之一的“漏网之鱼”。据悉,我县雷甸、钟管等镇出现的汪颡鱼发病情况,有的养殖户已经拿到了每公斤15元的理赔金额,多的甚至拿到了15万元,将渔业生产风险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