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来源:
眼下,浙江东立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的老厂房已完成改造,新厂房改造正在建设中,三条生产线的设备也已在制备中。实施改造的正是东立的“新主人”——浙江耀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区的长三角绿色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园“蛰伏”了两年半的时间,浙江耀飞不仅在去年成功收购了东立,而且即将成为园区第一家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的孵化企业。
“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正在申请中,设备正在制备中,厂房改造即将完成,如果顺利,预计12月投产。”说起产业化的进展,总经理吴敏燕胸有成竹。她介绍,浙江耀飞是2014年12月最早入驻园区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从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研发的企业。从台州来到莫干山高新区,以浙工大为核心的研究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及人才、实验室等研发、检测和数据分析资源,这些都是加速实现企业研发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推力。
入驻研究园后的2015年底,浙江耀飞在准备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遇到”了由于经营问题要拍卖的浙江东立生物饲料有限公司。众所周知,在饲料预混料领域,东立是知名企业,产品“太湖三号”在行业内享有很好的声誉。通过拍卖,浙江耀飞生物拍得了东立的土地、厂房及无形资产。
“东立三十年的品牌不容易,东立的产品在业内以质量稳定、品质可靠深入客户心中,在当前国家对猪场大力整改转型的形势下,东立转型是市场需要,也是必然的,但是不管怎么转型,对一个品牌的延续是我们做企业的社会责任。”吴敏燕清楚地记得2016年6月16日以2006万元一举定音拍下东立生物的情景。这一举不仅让东立的产品、品牌得到了挽救,也让浙江耀飞生物的产品链进一步丰富。“从那时起,整整一年多,我们都在为实施技术产业化作准备。”
目前,浙江耀飞生物的微生态制剂、精准营养定点释放两大类产品已研发成功。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动物肠道健康、水质环境处理等方面。在饲料里添加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从源头上推动食品安全。在水产水质改良和猪场污水处理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水质改良剂“PHSYBA赛巴晒吧”在菱湖试用后,降低了水体中的盐硝酸盐和氨氮含量;猪场污水处理的“污水净灵”在山东、浙江等猪场应用效果也很明显。包膜类产品则是精准营养、定点释放动物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包膜维生素、包膜酸化剂、包膜氧化锌等。“哪里需要营养就让它在哪里释放。”吴敏燕说,精准营养不仅能有效降低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实验证明,耀飞生物的产品有效实现了水质改良、精准营养。可以说,浙江耀飞生物的产业化是实现饲料添加剂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据了解,国内其他企业也开发了微生态制剂、精准营养定点释放产品,但质量参差不齐,跟国外产品还有不少的差距。“我们的目标是在产业化后实现‘替代进口’缩短和国外产品的差异。”吴敏燕充满信心地介绍,为了确保产品品质,他们保留并改造了东立原有的兽药GMP生产车间,并按照GMP的标准去生产和管理,在饲料添加剂和饲料领域树立起“耀飞”、“东立”两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