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足马力 助力创新 持续推进湖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8日 来源:
6月22日,随着2017年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院士专家工作站申报答辩会的结束,标志着又有一批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即将成立,为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湖州已建成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9家,省级站15家。所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全面覆盖了湖州市“4+3+N”产业体系,实现了二产为先,一、二、三产联动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良好工作格局。近年,湖州市科协根据中国科协、省科协的统一部署并围绕省委、市委总要求,开动脑筋、创新思维,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从补短板、转思路、破壁垒、重评价、抓管理等入手,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上取得了令人赞誉的好成绩,湖州市科技咨询中心(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2016年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示范单位”。
补短板,柔性引进院士专家高端人才
借“外智”,补短板
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湖州市已柔性引进院士95名,特聘专家519名,过去8年多的时间里,湖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多个“湖州第一”纪录。
一系列突破的背后,是院士专家团队的运筹帷幄。超威集团工作站以项目为依托,先后引进田昭武、陈清泉、邱定蕃、陈立泉、杨裕生五位著名的两院院士和D.Pavlov(巴普洛夫)一位海外院士,聘请了柯克、樽井久树、中岛润二等“国家千人计划”3名专家,聚焦动力能源电池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破解了众多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其中“一种三维双极型高功率铅蓄电池”专利技术摘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并荣获201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成为湖州市有史以来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首个摘得中国专利金奖的企业,也是全省2015年唯一一家发明专利荣获专利金奖的企业,并于2016年获评“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湖州市第一批国家级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转思路,多渠道培养开发企业人才
转思路,激活企业人才队伍“一江春水”
立足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创新人才的储备情况,调整思路,转变观念,多渠道多举措持续加大对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首先是借助院士专家团队项目带动,在双方合作中培养创新人才。院士专家工作站紧紧抓住项目对人才的凝聚和培养作用,积极开展以项目培养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是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特色。天能集团工作站在与院士专家团队的合作中,仅2012年至2015年3年时间内,单位人才学历职称获得提升达73人,其中获得硕士以上2人,副高以上9人,截止2017年1月,已拥有四个“国千”人才,五个“省千”人才,两个“外专”人才,这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湖州市科协助推企事业单位依托工作站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利用院士专家在职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人才优势,采取“院士+专家+硕博”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企业带队伍、育人才,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素质。目前湖州市有久盛地板有限公司、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林椅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工作站被评定为浙江省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培养工程硕士试点单位。
破壁垒,畅通企业与院士专家沟通渠道
搭平台,破壁垒
湖州市科协通过勤走访强联络,为企业与院士专家之间打通沟通壁垒,为企业搭建全方位沟通平台。
搭建资源平台。采取市、县区上下联动的方式,市科协通过走访企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对各县区的企业技术需求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并不断完善“技术需求库”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企业库”,同时,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院士专家,建立了“院士专家库”,在掌握企业需求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寻求与之匹配的院士专家,为企业牵线搭桥。市科协协同市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关领导陪同企业前往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南京等地上门拜访院士专家,健全沟通渠道。
搭建对接平台。每年围绕湖州市重点产业体系,举办“院士专家湖州(企业)行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以现场推荐、面对面洽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交流合作,逐步将该活动打造成为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力的“招才引智”品牌。近年来先后组织了“2013中国•湖州南太湖精英峰会—院士专家湖州行”、“2014年院士专家安吉美丽乡村行”、“2014年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专家德清行”、“2015院士专家吴兴行”、“2016院士•千人专家德清行”等一系列活动,促成了格尔泰斯、珍贝羊绒、德清县下渚湖湿地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
重评价,科学制定考评体系促进工作站发挥实效
求实效,重评价
绩效评估以实力论“英雄”。从2015年起,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绩效评估,政府不再唱“独角戏”,积极发挥社会中介、企业主体作用,在全省率先实行第三方绩效评估,采取引入会计事务所等机构作为评估主体,让市场评价,用绩效说话。同时科学制定了工作站分类考评体系并将工作站建设的“成绩单”与政府的补助绑定,对3年1次评优考核中获优秀的工作站给予资金奖励,对连续2年绩效评估不合格的予以摘牌,实行“晋级奖励、淘汰退出”,打破了工作站资助“一审定终身”的认定模式和“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局面,着力强化“绩效论英雄”导向,以促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发挥实效。
目前已有天能集团、久盛地板、久立特材、华莹电子、超威集团工作站荣获优秀等次,并获得了资金奖励。
抓管理,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优服务,抓管理
强化顶层设计。2010年湖州市科协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委、市人事局、市科技局5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五部门建立协调小组,随后又出台了《湖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管理办法》、《湖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2016年又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湖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创新认定评审机制。为完善建站认定评审机制,深化引才体系改革,2016年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认定纳入“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评审工作体系,专家集中答辩评审,将新认定的工作站分为A、B、C三个等级,差异化资助推进工作站建设。
凝聚部门合力横向推。2013年8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调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协调小组成员(湖委人领办〔2013〕6号),新增市发改委和财政局为协调小组成员,由原来的5个部门增加到7个部门,增强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推进合力,克服了科协财政资源少,行政推动比较困难的难题,为湖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下一步,湖州市科协将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集聚与引领作用,深入研究汇聚院士专家智慧力量支持“中国制造2025”试点市建设,促进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跨步前进。并组织院士专家启动“山水湖州生态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为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献计献策,持续推进湖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