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资讯 >> 县内

治水用上“科技法宝”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0日    来源:

 “以往一条河道到底有多少吨淤泥,都是估摸一下。怎么清,清出来的淤泥怎么用,都是靠经验判断。”日前,浙江正元地理信息有限公司为德清县钟管镇蠡山村观音漾建起了一套河道三维模型。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对河道地质断面进行声波探测,可以计算出淤泥方量,进行资源化清淤。据了解,观音漾清淤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测绘数据和实际清淤方量误差不到3厘米。
  除了为河道建三维模型外,该企业自主研发的管道机器人也是科技治水的“法宝”。据了解,管道机器人的外形就像一套医用胃肠道检查设备,一头连着高清摄像头和探照灯,另一头连着控制器。机器人在管道中行走,影像实时传输至计算机。“我们的机器人已广泛运用在地下管网的内部检测,管网内部的裂痕或异物,都逃不过它的法眼。”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少数企业将污水偷排入雨水管网,机器人也能火眼金睛地发现,有效监督企业偷排或雨污混排现象。
  在湖州,特别是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越来越多地信企业加入到科技治水行列。治水过程中,地信企业利用最新的地理信息技术成果,建起基于地理和水利相关信息的“五水共治”信息平台。
  “利用无人机巡航,发现水体污染后信息会第一时间传至平台,即时派发给河道负责人。处理完毕后,照片还要回传至该平台。”德清北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五水共治”信息平台的研发者之一,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台研发运用了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无人机等技术,对治水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除了有无人机巡航实时反馈,“五水共治”信息平台还整合了“河长管理”手机APP,让信息及时互通。据统计,该县目前有167个小微水体已纳入信息平台,与河道一样,能实现水质监控、处置等治水需求。同时,企业还能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完成定制化开发。“治水战也就是科技战,地理信息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推动了‘五水共治’向高效能、智慧化方向发展,而‘五水共治’项目也为地理信息产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一位使用该信息平台的治水干部说。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