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微电机:“单打冠军”炼成记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 来源:
德清新市古镇,有家企业叫“泰达”。
浙江泰达微电机有限公司个子虽小,跨上“亿千企业”台阶才是3年前的事,但可是国内轴流风机行业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龙头老大”,多年来占有着全国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客户遍布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泰达”的成功,自然离不开邱荣泉。十多年间,他把这家企业从一个家庭作坊成功带进了规模企业行列,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老邱憨厚实诚,又是个有故事的人。当年,出身农村的他,好不容易吃上“皇粮”,成为德清县招商局的一名招商员。
老邱从商,用他自己的话是“纯属误入”。“泰达”的前身叫“林达”,原是一家合资企业。当年项目引进的过程中,老邱负责联络和服务工作,一来二去,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自然熟悉。不料,“林达”因经营不善撑不下去了,不久宣布破产。“林达”破产后,老邱奉命进厂善后。面对企业留下来的债务和一堆积压的产品,无奈之下他只身跑到广州“摆摊”。谁知等待他的却是惊喜,产品很快销售一空,还接识了几个铁杆客户。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一边到处寻找货源,一边召集起原“林达”的员工复工生产。
就这样,老邱因客户的“拥戴”当上了企业的头。因贸易而生产,这段经历让老邱一直唯市场而动,事实上“泰达”一直坚持贸易和生产并重,在迪拜等地开有两家经贸公司。
老邱平时待在企业的日子不多,相约了多次,得以在近日见到了他。一聊开,他说“今年空得很,春节上来至今,过的是游客一样的生活”。
原来,今年他先是游了香港春季电子展览会和北京国际工业智能及自动化展会,又游了春季广交会。“我的任务就是走世界、看市场,看看来了哪些人,从中分析哪里的市场兴旺,哪些产品有市场?以便自己及时调整出口方向。”他说,“只有新东西,才能挣到钱;只有跑在市场前面,企业才能发展。”
最近,他还游了古都西安。不过,他的兴趣不是景点,而是高校的实验室。
学技术,是老邱从商后的第二种“本能”。“泰达”长期与中电科技第二十一所、浙江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目前企业拥有的200多个产品,大多来自他们的成果转化。
“产学研”合作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老邱如数家珍。2011年,“泰达”投资1600万元,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省级研发中心——微特电机实验室。正是依靠强大的后援,“泰达”建起了自己的研发团队,每年研发新产品七八只,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0多项,另有10项正在申报中。去年,“泰达”又与西安交大合作建起了通风机性能测试中心,现已投入使用。
“这一次,我看中了3D打印技术,这真是个好东西!”老邱谈起最近在西安交大实验室看到3D技术展示时的观感,眼神充满向往。
电机行业有一道重要的坎,那就是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有了3D技术,精密度更高的模具设计图近乎立等可取。他还透露,对于他引进3D打印技术的想法,德清县领导已表示了支持,“县里对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早已是一种传统了,我每年能得到近百万元的科技创新奖励。”
凭借自身的研发能力,“泰达”的车间实际上成为新产品的孵化器,加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员工由最多时的300多人减少到200人,而企业连续十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在老邱看来,走世界、跑市场,重创新、重研发,加上生产流程的科学管理,“三足”鼎立,才有了“泰达”今天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
如今在德清,有了“泰达”的示范效应和技术支撑,出现了10多家微电机企业,一个产业群正在形成。对上门学技术的拜访者,信奉“做生产与做人一个道理”的他总会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人家都在打听我在做什么,这是好事。”他说,“竞争才能激发一个行业的活力。”